安全管理中的“十年一贯制”得改改了

       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国冶金报社        发布时间:2021-02-24


分享到:0

文安君

最近,一起起惨痛的安全事故让我们在心痛的同时再次反思:严格管理下的安全工作,为什么还是出了大问题?

走进生产现场,你是否参加过千篇一律一人讲、众人听的“填鸭式”安全会、班前会?你是否留心到坐在休息室“经验式”填写KYT(危险预知训练)?你是否观察到焕然一新的新产线操作室内,老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依然稳如泰山的挂在墙上?……长期以来,在安全管理方面大家已经习惯或依赖于坚持了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章制度、工艺流程等,因为这些方式方法、条条框框毕竟实施了这么多年,都没出过大问题。但在工艺升级改造、生方产式不断变化的现代企业中,多年沿用或建厂至今都还在实施的管理方式、规程制度,真的适应现在的生产需要吗?

笔者认为,必须改变才能更好地发挥安全管理效力。一是要改变“十年一贯制”的“说服式”教育,从提升能力入手,养成职工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众所周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个性主观意识较强、思想活跃是当前企业职工的特点,仅靠安全管理员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讲解安全注意事项,灌输安全防范意识显然不够。不难发现,在实际生产中职工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发现危险因素和违规违章操作的能力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流于形式的安全活动,习惯性违章操作,其实也是安全教育一层不变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提升职工专业能力是养成良好操作习惯的前提,是增强防范意识和降低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

二是要改变“十年一贯制”的“等一等”作风,与时俱进更新安全规程与操作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下大力气升级产线、更新设备、优化工艺,使生产作业环境和操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操作需要。要真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势必主动作为、超前防控,按照风险控制相关规定,以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各个环节作业方式的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及时梳理完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势在必行。

三是要改变“十年一贯制”的“按部就班”思想,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企业须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督促各个区域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拿出“刨根问底”的精神追溯产生隐患的原因,切断隐患产生的根源;善于倾听专业人员、实际操作人员的意见,结合岗位、设备、工艺特性制订有针对性的检查表,开展各类安全检查,避免应付检查的情况出现。

当然,改变并不是摒弃所有、一改到底,对安全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仍然需要保留,去粗糙、留精华,升级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才是杜绝事故再次发生的法宝。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会议系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