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宣传周于5月6日启动

       来源: 新华社 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19-05-13


分享到:0

5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今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于56日启动,持续到12日。其间,应急管理部将组织举办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推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据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期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深入开展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提高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避险能力以及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将重点开展生命通道专项宣传教育和整治,提高社会对生命通道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医院、学校、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检查各类影响应急疏散和救援的突出问题,确保应急疏散和救援通道畅通。

据悉,今年5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当雪灾来临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雪灾又被称作是白灾,是由于长时间降雪导致大范围的积雪,并且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的一种气象灾害。在我国它是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我国积雪的5种类型:

自然界形成雨雪天气的最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而雪灾是由于雪量过大造成的积雪,根据积雪稳定程度,将我国积雪分为5种类型:

1.永久积雪:在雪平衡线以上降雪积累量大于当年消融量,积雪终年不化。 2,。稳定积雪(连续积雪):空间分布和积雪时间(60天以上)都比较连续的季节性积雪; 3.不稳定积雪(不连续积雪):虽然每年都有降雪,而且气温较低,但在空间上积雪不连续,多呈斑状分布,在时间上积雪日数10~60天,且时断时续: 4.瞬间积雪: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地区,这些地区平均气温较高,但在季风特别强盛的年份,因寒潮或强冷空气侵袭,发生大范围降雪,但很快消融,使地表出现短时(一般不超过10天)积雪; 5.无积雪:除个别海拔高的山岭外,多年无降雪。雪灾主要发行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

雪灾具有季节性、突发性、潜在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它不仅仅发生在我国北方,南方也时有发生,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

当雪灾发生时该如何应对?

雪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对人类的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胁,我们应当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和预防措施来避免雪灾带来的危害。

1. 降雪天应多了解近段时间的天气预报,注意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做好防冻防雪的准备工作。居民可以在家中储备一些干净的水、食物、御寒的衣物以及常用的药品,防止发生雪灾时难以补充物资。

2. 在雪灾发生后,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清理道路上的积雪,防止道路结冰。在雪天开车需要保持较慢的车速,并且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防止车辆打滑发生碰撞,最好在车轮上加装防滑链。

3. 居民在出行时应当做好御寒准备,防止发生冻伤。如果不慎滑倒,要用手或者肘部撑住地面以减轻身体撞向地面的冲击力,避免碰伤头部等重要部位。老年人最好避免在雪天出门,特别是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防止在雪天发生滑倒而导致骨折。

4. 农牧区和种植区发生雪灾时,首先要仔细检查大棚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要及时修复、加固对大棚的支撑。其次,可以在大棚的顶上加盖草帘,为大棚增加一些保温措施。当积雪较厚时,要对大棚顶上的积雪及时清扫,防止积雪压塌大棚。有牲畜时要将它们及时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雪中含有很多的氮化物,当雪融化时这些氮化物会成为土壤中最好的肥料。积雪还可以冻死害虫,为地表阻挡冷空气起到保温的作用。而长时间的降雪才会形成雪灾,现代的气象科学已经可以准确预报降雪时间及降雪量,我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对雪灾进行防范,减少损失。

 

泥石流来了?跑!

也许你没有亲眼见过泥石流,但泥石流来临时那来势汹汹、破坏力极强的新闻报道画面可能不少人都看到过,那么,你知道如果泥石流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吗?一个字,跑!及时跑,尽早跑。跑的时候,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接下来,我们再仔细了解一下泥石流的自救。

泥石流来了往哪跑?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时,我们应该沉着冷静,不要在谷地停留,应迅速向两侧山坡或高地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一旦发现泥石流,要立即往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跑,跑得越高、越快越好,一定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逃生。往泥石流的两边跑也是有学问的,如果两边都是山坡,那么要注意可能会发生坡面性泥石流,应该跑向缓一些的山坡。另外,泥石流行至沟谷有些拐弯的地方,不能像水一样拐弯,就会爬高,因此逃生时不能往拐弯的地方走。最后,一定要记得遇到泥石流的时候不能跑直线。

如果来不及跑怎么办?

如果泥石流来临,已来不及逃跑,或者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该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但不要上树躲避,因为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它在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并将其卷入泥石流。躲避时,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如果在房间内,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防止被埋压。遇到山体滑坡时,如果躲避不及,要注意保护好头部,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逃跑时,一定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如挎包、旅行背包等,也不要因收拾家中财物而错过最佳逃生时机。如果有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儿童、病人等,更要提前逃跑。跑动时,应注意查看前方道路是否有塌方、沟壑等,并随时小心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如掉落的石头、树枝等。要躲到离泥石流发生地较远处的高地上,一定不要站在泥石流岸边观看。另外,一定不要试图横穿泥石流,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地震来临的那一刻……

地震是地质灾害的一种,也是立体灾难,地震除了破坏地表、建筑物以外,还会伴有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毒气泄漏、放射污染、细菌污染、瘟疫等,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面对地震,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处变不惊,及时应对的,许多人因为对地震不够了解,科学防患意识薄弱,当灾害来临时,稍一犹豫就有可能错失逃生良机。所以为了自己及亲人的安全,了解地震、掌握科学的自救知识尤为重要。

了解地震

造成地震的原因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种主要类型。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自然力推挤地壳岩层,岩层薄弱部位突然发生断裂、错动产生的,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爆发,岩浆猛烈冲击地面时引起的地面震动,火山地震的影响范围较小,不会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和人畜伤亡;陷落地震是地表或地下岩层因洞穴大规模陷落和崩塌时引起的地震,洞穴主要有石灰岩溶洞和矿山采空区。此外,水库蓄水、工业爆破、油田注水等都有可能诱发地震。

地震前兆与地震预警

地震前,自然界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比如地下水异常,包括:冒泡、发浑、变味等,地下或地面发出地光和地声。动物行为反常,比如鸭不下水、鸡不进窝,惊啼不止;猪、羊烦躁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吠不止等等。这些现象称作地震前兆,如果能捕捉到这些前兆信息,及时采取避震措施就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预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震减灾技术,但“地震预警≠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电波(约30万公里/秒)比地震波(约4公里/秒)快的特点,向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区发出地震波即将到达的警报。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根据监测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作出时间、地点、震级方面的预测。

它一般能够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差”,利用这个“时间差”,公众可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或逃离建筑物等危险区域,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城市供气供电系统、油气管线、核电站、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皆可自动启动制动、关闭等处置系统,减轻可能造成的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此外,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还可为应急救援决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为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地震来临 冷静应对

想象一下,当地震不期而至,周围的一切开始猛烈地晃动,那一刻你应该怎么做?是跑还是躲?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如果你在楼房内,选择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就近避震,如承重墙墙根、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不应选择不利于避震的场所,如窗户、镜子以及建筑物外墙。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

当家中感到地震时,应尽可能关闭电源、燃气,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如发生火灾,要压低身体的姿势,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捂住口鼻,逆风逃离。

震后如何自救?

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地震时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建立生存信心,设法保护自己。大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对待地震的科学态度是:不怕它,防御它。既要用科学的观点认识地震,又要用正确的方法防御地震。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就是要树立防震减灾意识,了解地球、认识地震,不信谣、不传谣。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