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期价将跟随钢材震荡运行

       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国冶金报社        发布时间:2019-09-24


分享到:0

上周,黑色相关金属集体走弱,主要原因是京津冀及“2+26”城市新一轮采暖季限产力度不及预期,成品钢材供给压力增加,铁矿石补库动力不足叠加到港量、港口库存大幅增加,铁矿石盘面承压下行。截至9月20日,铁矿石I2001合约收于625.0元/吨,周涨幅为6.62%。

生态环境部一再强调,禁止“一刀切”限产方式,且明确今年钢厂实行分类限产,灵活应对天气变化,“一城一策”进行限产。铁矿石需求端限产力度较去年有所放松,预计采暖季需求仍有保障。近期,受疏港量大幅回升影响,港口库存压力减小,但铁矿石阶段性补库空间压缩叠加钢厂国庆期间阶段性限产力度加大,港口库存再次回归增加通道,主流矿山发运量中期震荡回升趋势没有发生改变,到港量回升至中高水平。钢厂高炉阶段性限产将缓解产业链利润下滑的压力。铁矿石盘面大幅回落后估值回归,并且贴水幅度仍然较大。预计短期内,铁矿石不存在大幅下行基础。

钢厂限产力度不及预期

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专项整治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涉及地区为“2+26”城市。《方案》总目标实际低于去年采暖季要求。

2019-2020年采暖季总体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5%,重污染以上天数同比减少8%。由于去年相关城市环保限产完成度较低, 2019年采暖季限产目标值虽然提升,但基数也随之增加,实际要求重污染天数目标低于2018年采暖季。而且,生态环境部严格禁止“一刀切”,也指出要实施“一城一策”,叠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预计最终限产效果可能会低于预期。

港口库存回归上升通道

相关机构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当周,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发运总量为2187万吨,环比增加89.7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发货总量为1587.2万吨、环比增加81.3万吨,澳大利亚发往中国的铁矿石量为1340.6万吨、环比增加20.2万吨,主流高品质澳大利亚粉矿发往中国的量为558.5万吨、环比增加90.9万吨;巴西发货总量为599.8万吨,环比增加8.4万吨。截至9月20日当周,全国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为12254.29万吨,环比增加309.51万吨。受钢厂阶段性补库需求减弱以及发运量中期震荡增加趋势不变的影响,港口库存重回升势,供给压力依然存在。

短期内,受产业链利润回升和铁矿石估值回归影响,铁矿石期货盘面将主要跟随成品钢材运行。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