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专家:钟英飞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发布时间:2015-06-29


分享到:0

 

     钟英飞,焦化技术专家,我国炼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与同事于20世纪50年代末研发设计了58型焦炉(80型焦炉),60年代中后期研发设计了炭化室高5.5米的大型焦炉,80年代研发设计了炭化室高6米的大型焦炉。进入21世纪又投入研发炭化室高7米和7米以上大型焦炉。为我国焦化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钟英飞,中共党员,1930年生于河北省乐亭,1940年举家迁至吉林省长春市。1954年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毕业。毕业后一直在鞍山焦耐院工作。技术职称从技术员、工程师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行政职务从设计组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副院长到院长。1997年退休。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担任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鞍山钢铁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被授予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並获辽宁“五一”奖章。

从无到有,研发设计我国常规现代化焦炉

中国现代炼焦工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存有各种焦炉28,焦炭产量只有52万吨。焦炉炉型基本是德国的。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焦炉都是采用苏联设计的。钟英飞对此深感新中国应当有中国型的焦炉,经过深入的研究,与何本文同志一起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焦炉设计方案,该方案是在消化吸收国外焦炉的长处并结合我国生产实践提出的。方案提出后钟英飞全过程参加和组织实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自行设计的现代化焦炉——58型焦炉(以后经过完善改进称JN4380型焦炉)诞生了。该焦炉从问世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国焦炉的骨干。多次获得嘉奖,被评为冶金工业部优秀设计和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在攀枝花建设中,推动我国焦炉大型化

1965年到1975年的11年间,钟英飞全力投入攀枝花建设中,担任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焦耐院)攀枝花焦化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在攀枝花焦化工程中,设计上集中了当时的新工艺和新设备,其中突出地是推出了炭化室高5.5米的大容积焦炉,从此我国的焦炉大型化设计有了开端(58型焦炉是炭化室高4.3米的常规焦炉)。这种焦炉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攀枝花建设当时是国家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不允许出差错。为了在攀枝花建设中推出5.5米的大容积焦炉方案,除了从国内外有关资料和国内常规焦炉生产数据中搜集吸取经验外,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组织下,1965年在鞍钢化工总厂建设了炭化室高6.1米的试验炉,数十名技术人员参加了试验炉的试验研究工作,前后历时两年,获得了大量数据,特别是在焦炉高向、长向加热以及攀枝花所在的西南地区炼焦煤膨胀压力大等问题,有了较深入的掌握。通过攀枝花工程建设,对炼焦技术的发展进步是一次重要的飞跃。钟英飞作为焦耐院攀枝花焦化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参与了试验炉试验内容的制定和试验数据的分析应用,经历了从大容积焦炉设计、施工到开工生产的全过程,处理了大量技术问题,为了不延误工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亲自到耐火砖制造现场求援赶工。生产实践表明,5.5的大容积焦炉生产效果好,技术指标先进,在全国焦炉生产评比中,一直被评为特级焦炉,到攀枝花参观的德国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德国焦炉难于进入中国炼焦市场。1978年该焦炉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攀枝花一期工程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

提出并实现焦炉设计国产化

80年代初,上海宝钢一期建设工程包括焦化在内,从设计到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80年代中期,宝钢二期建设一开始,钟英飞就与有关同志一起积极提出二期焦炉由国内设计的建议,并得到批准。为使焦炉设计不低于一期国外设计水平,钟英飞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参加宝钢二期焦炉设计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宝钢二期焦炉以及后来的三期焦炉的生产实践表明设计是成功的,还节省了6800万美元的外汇。宝钢焦炉炭化室高6,5.5米焦炉大型化的继续,并从此诞生了我国炭化室高6米焦炉的系列。宝钢二期设计获得冶金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秀设计金奖。从炭化室高6米焦炉问世至今的20多年中,6焦炉也一直是我国大型焦炉的骨干,如今6米焦炉设计已向南非、日本、巴西等国出口。

焦炉大型化的新里程

进入21世纪,有些建设项目需要比炭化室高6米焦炉容积更大的焦炉。2005年新春伊始,钟英飞以75岁高龄牵头组织炭化室高7米和7米以上焦炉的研发设计,这是焦炉大型化的新里程。从炭化室高6米到7米和7米以上,并不是简单的增高加大,而是涉及到炼焦技术上的基本内涵。对于这个大型化新的里程,其实钟英飞在80年代,在炭化室高6米焦炉诞生后,就萌发了研发更大容积焦炉的梦想。当时他与有关同志经过多方努力奔走,得到了冶金部和鞍钢的支持,1984年在鞍钢化工总厂建成了8.015米试验炉,并于198411月至19856月历时7个月,试验生产了150多炉焦炭。当时试验目的是探索高炭化室焦炉高向加热的有关参数,为我国今后研发设计高炭化室焦炉在高向加热方面提供数据。这次试验当然是7米和7米以上焦炉研发设计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要课题需要努力探索。如焦炉炭化室宽度,由于我国强黏结性炼焦煤资源缺乏,故不宜采用德国人推出的宽炭化室(炭化室宽大于550毫米)焦炉,又如焦炉容积应根据焦炭生产规模来确定而不是越大越好,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特别是节能减排要在焦炉大型化新里程中予以体现。焦炉大型化本身就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但不是全部。减排还有艰巨而细致的工作要做,如降低焦炉燃烧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我们过去对这方面探索不多,但近几年已提到日程,所以在研发7米和7米以上焦炉的设计中,钟英飞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单位的支持下,对我国已生产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焦炉燃烧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进行检测,同时搜集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对焦炉燃烧废气中氮氧化物形成的机理和控制措施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行了探索,对焦炉设计和生产管理都有实际意义。钟英飞和他的研发团队,靠着理论和生产实践的深厚功底并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经过努力已研发设计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大型焦炉。第一批炭化室高7米的大型焦炉,已于20084月在河北省邯郸和辽宁省营口鲅鱼圈投产。炭化室高7米焦炉应该是一个新的大型焦炉系列。根据不同用户要求,从焦炉结构上有焦炉燃烧室采用废气循环技术的,有废气循环与分段加热技术相结合的;从炭化室宽度上有450毫米的也有500毫米左右的;从适应规模上看,也有适应年产焦炭150万吨左右的,有适应200万吨的。这样的焦炭产量规模,完全可以涵盖钢铁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重组整合后对焦炭产量的需求。随着炭化室高7米大型焦炉的投产和7米以上大型焦炉基本设计的问世,必将对中国的炼焦技术进步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如前所述,中国的现代炼焦技术,虽然比欧洲起步晚,但发展很快,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洲100多年的发展史,但焦炭产量却远居世界第一,而且在技术上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钟英飞从参加工作以来50多年中,一直为推动我国炼焦技术的进步呕心沥血。但他认为如果说有成就的话,成果首先是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用武之地的平台,而领导层的支持,团队的集体智慧,同行的切磋是取得成果的基础和沃土。至于属于他个人的只是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孜孜以求的求索精神。他认为把几十年从沃土中吸取的养分和技术积累奉献给后人是人生一大乐事。

钟英飞在担任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期间,组织制订了焦炉生产技术等级标准,多次组织达标晋级活动,对加强焦炉技术管理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组织推动焦炉装煤量自动化记录、推焦时间自动化记录、加热煤气量自动化记录和焦炉温度测量自动化记录等“四项技术”促进了焦炉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隋淑茹)

 

 

 

   

1930         16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1948         在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

1951         在沈阳东北工学院学习。

19521954   在大连工学院学习。

19541964   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简称焦耐院)任技术员、工程师、专业组长。

19641965   在鞍山焦耐院任炼焦科副科长。

19651975   在鞍山焦耐院任攀枝花设计队队长。

19751978   在鞍山焦耐院任炼焦科科长。

19781979   在鞍山焦耐院任副总工程师。

19791991   在鞍山焦耐院任副院长、院长。

19932000   任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主 要 著 作

1钟英飞、何本文.炼焦炉合理结焦时间的探讨.中冶焦耐院内部刊物,1964.

2钟英飞.我国城市煤气发展的探讨.炼焦化学,1982:(3

3钟英飞.我国民用煤气燃料发展方向及生产工艺选择.炼焦化学,1985:(3

4钟英飞.我国焦化和煤干馏制气技术的回顾与展望.燃料与化工,1987:(1

5钟英飞.国外焦化技术发展综述. 中冶焦耐院内部资料,1988.5

6钟英飞.我国焦化工业发展三十年.燃料与化工,1988:(1

7钟英飞.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和21世纪前期应面对的举措.在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上报告,2000.10

8钟英飞.控制焦炉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炼焦环保水平.燃料与化工,2006:(1

9钟英飞,董海.关于宽炭化室焦炉在我国应用的商榷.燃料与化工,2006:(1

10钟英飞.焦炉加热燃烧时氮氧化物(NOх)的形成机理及控制. 燃料与化工,2009.6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