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专家:顾德骥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发布时间:2015-07-10


分享到:0

 

     顾德骥,钢铁冶金和金属材料专家。长期从事炼钢新技术与新型冶金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工作。领导并参与研究的高温合金GH302项目获国家发明奖;喷焊喷涂合金粉末研究获多项部、市 级科技成果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改革精神抓技术管理取得成效,开拓上海地区国内外技术交流成果显著。 

顾德骥,193032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由于早年丧父,家境清贫,因而少年时代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自中学到大学均获奖学金得以完成学业。

19517月顾德骥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化工系,大学毕业后,19519月分配到华东贸易部上海对外贸易管理局任技术员,1952年调入华东工业部矿冶管理局,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从事的冶金事业。

在华东工业部矿冶局技术室工作期间,他参与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对马鞍山钢铁厂的筹建工作,并在上钢一厂、上钢三厂的炼钢车间学习与从事炼钢技术。

1953年顾德骥调到华东钢铁公司(即上海冶金局的前身)的计划部门与办公室从事管理与企业改革工作,参与了在50年代初期我国大型工业企业推行的厂长责任制及企业质量管理的推进工作。

1956年顾德骥到冶金局参加中心试验室的筹建工作,后来发展成为上海钢铁研究所,从事钢铁冶炼与材料科学研究工作。他先后担任高温合金研究室主任和特殊钢研究室主任,为上海地区高温合金和特殊钢的研究、开发与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顾德骥任上海钢铁研究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

在此期间他除了在新材料方面配合国家军工任务外,还积极拓展了钢铁制造新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工作。他领导并参与了喷射冶金炼钢过程应用的研究,特别是在不锈钢中脱磷的应用研究,与上海大学合作并在工厂中推广中试,这项研究被国家列为“六五”攻关项目。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上海钢铁研究所在炉外精炼、钢筋轧后余热处理(控制轧制)以及非晶态、窄带薄带连铸和喷涂、喷焊合金表面硬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控制轧制198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非晶态合金在电力变压器中的节能效果显著,现已在国内形成产业。

198210月顾德骥被任命为上海冶金局副局长,主管科研、技术改造及企划外经贸等工作。走上新的领导工作岗位以后,对于某些部门在工作中的拖拉扯皮作风和存在的问题,他敢于挺身而出,与主要领导积极配合,全局同志共同努力,使冶金局工作有很大进步,成效显著,上海钢铁工业的老企业有4个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11个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全局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已占总产量的71.94%。此外,在组织核电、航空、航天、电子、舰艇等国防军工用冶金新材料的研制、开发、生产等方面成绩显著,1985年他被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授于先进个人称号。

1981--1990年间顾德骥曾担任硕士生导师,为上海培养了七名硕士研究生,这些人都成为科技精英或走上领导岗位。

顾德骥在1980--1993年间曾担任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系和上海工业大学冶金系(该两所大学为现上海大学)客座教授,他还参与徐匤迪教授领导的融熔还原研究工作, “高铬钢液融熔还原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得199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顾德骥是我国第一、二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委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市金属学会第五、六届理事长,第四、七届副理事长,现为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及上海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特聘专家。 

对高温合金及特殊钢的研究、开发与生产作出重大贡献

1959年上海冶金局在中心试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上海钢铁研究所。当时我国的国防军事工业正处于西方的封锁之下,迫于国防军工任务的急需,上海钢铁研究所承担了军工任务。顾德骥参与了上海国防新材料的研制工作,在新组建的高温合金研究室担任室主任。19601966年期间,顾德骥积极参与了上海地区高温合金“三大件”重要任务的试制工作,他是该任务的中坚骨干之一。在与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国外资料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2.5吨真空自耗炉,为研制优质的高温合金跳出了当时沿用的苏联工艺模式,在国内最早采用了先进的双真空冶炼工艺,为我国高温合金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优质发展提供了范例。在此期间,上海地区完成了国家涡喷-6、涡喷-7发动机涡轮叶片、火焰筒和燃烧室三大件用材的试制任务,并提供给航空发动机制造。通过“三大件”攻关,上海成为我国第二个高温合金生产基地,高温合金的科研、试制与生产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也奠定了今后上海在航空航天材料全面发展的基础。由于在军工科研与生产方面的显著成绩,顾德骥在19933月受到冶金工业部办公厅和冶金工业部军工办公室的奖励。

镍、铬是高温合金及合金钢中常用的金属元素,20世纪60年代国内稀缺,国外对我国进口实行禁运政策,使得我国在发展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等关键材料方面十分艰难。针对这种情况,冶金工业部向全国的主要研究院所提出以铁代镍的科研任务,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及上海钢铁研究所接受了研究代替苏联Э  и  617镍基合金的科研任务,作为上海钢铁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室主任的顾德骥带领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以铁代镍的任务,发明了牌号为GH302高温合金,该合金的全面性能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同期研究发明的GH130合金同样达到和超过Э и 617的水平,节约镍40%左右。GH302的研制项目在1978年获科学大会奖。后来又经过课题组多年的进一步扩大试制研究,GH302还可作为板材和铸造合金使用,用于航空工业和燃汽轮机工业,多用途铁--铬基高温合金GH302 1987年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

1966年前顾德骥调到上海钢研所特殊钢研究室任室主任,这是专门从事国防军工的部门,主要配合我国研制导弹工程所需的特殊钢新材料工作。在特殊钢研究室,他领导了国家“六七”专案任务要求的“红四工程”,用低合金超高强度壳体用钢和沉硬化型不锈钢等多种材料的研究工作。由于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科研工作被迫停止,直到1973年才恢复部份科研工作,终于完成了“红四导弹工程”所用的壳体材料,之后由上钢三厂批量生产。其后于1975年研究室还完成了“红缨五号甲”导弹壳体马氏体时效钢的研制工作,1972年后他领导的科研小组还接受紧急任务,即用于测试观察原子弹爆炸试验云层的高速反光镜轴体材料,要求强度为2500Mpa,且有一定韧性,底光后镜体表面光洁度要求极高,经过1年的攻关,完成了试制任务,并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

1975年顾德骥取得我国援助赞坦铁路一位老焊工带回来一块国外经喷涂新材料而提高寿命的钢轨接头样品后,就主动向局、所领导提出开展表面喷涂喷焊工艺与材料研究,并筹建了上海钢研所喷涂合金研究室。顾德骥和室内技术人员一起克服了查阅资料困难的难关,针对国外在60年代发展起来的这项强化金属表面提高其耐磨、耐蚀、耐热的新工艺技术进行了摸索探求,自行设计制造了水气两种雾化制粉装置并研发成功镍---硅喷焊合金粉末。

19761981年间,在顾德骥的领导与参与下,课题组共研制成功725种喷涂喷焊合金粉末系列牌号和形成年产36吨合金粉末的能力,为国家填补了空白,被国家列入国家经委和国家计委“六五”攻关项目。国家经委还专门在北京举办推广报告会,顾德骥代表上海钢研所在大会上作了主题报告。19791983年间共举办了十二期技术培训班,为国内多家钢铁、机械、水泥、铁道、煤矿等单位培训专业人员1200人次,该项目1981年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顾德骥所提倡合资建设的上海司太立合金厂自1986年投产至今,始终是国内最有声誉的金属表面防护材料生产单位。

顾德骥领导参与研究的获奖项目很多,例如:“歼七、歼八机用高温合金研制”获1965年冶金工业部表彰;“冷热模通用模具钢”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金奖;“高铬钢喷射还原脱磷工艺研究”获1980年冶金工业部三等奖;“37SiMnCrNiMoV低合金高强度钢”获1980年上海冶金局二等奖; 超低碳马氏体时效不锈钢00Cr13Ni9MoNb1981年冶金工业部二等奖等。

以改革精神抓科研管理工作

198210月顾德骥调任上海市冶金局副局长,主管科研技术与技术改造及企划外经等工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国民经济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也是上海钢铁工业进一步扩大品种,提高质量向新的水平发展的重要阶段。顾德骥为规划上海地方钢铁工业的技术改造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他根据上海地方钢铁工业的资金还比较困难,但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的客观条件,提出了引进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和充分合理利用世界上较好的二手设备来改造上海的老钢铁厂的技术思路。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使上海的老钢铁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技术改造,使装备和产量和都上了一个台阶,钢材的品种和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例如:1985年上钢二厂的线材生产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高速线材轧机,在当时是国内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使该厂摆脱了老式的复二重轧机,形成了较大盘重的线材生产,使产品达到出口要求;1988年上钢三厂引进并建设了不锈钢板坯连铸机,上钢五厂建设了特殊钢方坯连铸机,这些都是当时在国内领先的装备;1987年上钢三厂引进德国4.2米宽厚中板轧机,使该厂能生产优质造船钢板,也是当时最宽的双机架中厚板轧机之一;1987年上钢一厂冲破重重阻力兴建750立方米高炉立项并开始建设,拉开了上海改变化铁炼钢现状的序幕。到1991年建成出铁,其后市政府又批准第二座2500立方米高炉的建设。这些改造项目都是在资金极度紧缺的情况下,挖潜并合理利用外资及多方资源,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的。10年的改造建设为1997年与宝钢的大联合打下了基础,也为今日宝钢成为我国精品基地的进程中发挥了作用。

上钢二厂是生产线材与金属制品的专业工厂,但该厂的生产设备老化,工人劳动强度大,环保与安全均较差,因而上海冶金局从1982年开始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改造该厂。这个项目得到国家计委领导到现场视察后的首肯,又经上海市主要领导的同意立项,但由于某些管理部门的“关卡”,使该项目一直无法进行。顾德骥向当时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教和汪道涵市长写信,对审批上钢二厂引进项目中的“衙门作风”提出批评,上海主要报纸都在第一版全文刊登了顾德骥给二位市领导的信,报纸标题引用了信中的话,颇带感情:“如此折腾,效益何来,四化何期?”报纸同时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才使得该项目得以进行。该项目建成后,为上钢二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十多年前顾德骥以改革抓工作的精神以及不畏权势的大公无私精神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值得深思。

开拓学会工作,办好《上海金属》杂志

顾德骥在上海金属学会任职期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他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学会走向国际舞台。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地区间的钢铁技术的发展。19821987年间他在上海先后主持和组织了4次国际学术会议,议题都是当时国际冶金界关注的高端课题。例如:1982年的喷射冶金国际会议;1985年的合金钢连铸国际会议;1987年的小型钢厂国际会议等,都对我国钢铁工业新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促进了我国冶金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

顾德骥治学态度严谨,科技造诣较深,业绩较为显著,在国内外冶金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是1988年上海市第一批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之一,并被上海市政府任命为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一届评审委员会的评委, 1983--1997年间被国家聘为国家科学进步奖第一届、第二届评委会委员和冶金学科组主评审委员。

顾德骥热爱冶金事业和科普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就撰写有关炼铁、炼钢和高温合金方面的科普文章,其后在60年代初组建高温合金科研队伍时,他编写培训教材和工艺基础说明书,并通过上海科技出版社编译出版了《耐热合金》与《真空熔炼》两本科技图书,为培训科技人员提供了教材。70年代他领导有关超高强度钢和自熔合金粉末的研究工作中,先后编辑了《超高强度钢译文集》和《喷涂喷焊自熔合金文集》,供科研人员参考。

《上海金属》杂志是上海市金属学会的会刊,自1979年创刊至今已历30个春秋,其间顾德骥担任《上海金属》杂志主编近20年,他经常为《上海金属》撰稿和组稿,该杂志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好评。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和中国优秀冶金期刊及中国冶金金属学科统计源期刊。该刊自1990年起在国际上公开发行,相关论文被美国金属学会与英国材料学会的所属材料信息机构收录并发行,也被EIMACA及俄罗斯冶金检索等多家著名检索刊物收录,对国际交流合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继续为钢铁科技事业做贡献

顾德骥在1992年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被聘为上海冶金局的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和高级顾问,继续参与上海钢铁工业技术改造与科研工作的决策工作,并继续为推广冶金新科技而努力。他领导了非晶态合金在电力变压器应用的推广工作(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表面热喷焊提高冶金轧辊寿命的推广工作和有关上海市金属学会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

19947月顾德骥正式退休后,继续从事咨询和顾问工作,积极为促进我国和上海冶金工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他曾参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对宝钢罗泾工程的决策评估,并积极支持国际先进的COREX直接融熔还原非高炉炼铁技术的改进,促成了宝钢在2005年引进并在2007年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C3000 COREX炼铁生产线。参加了该公司对鞍钢鲅鱼圈新区建设和山东日照钢铁厂及营口钢板厂等多项技术评估工作。1999年顾德骥还参加了上海金属学会与台湾钢铁协会组织的上海特钢代表团访问台湾,并在当地交流活动中做学术报告。

顾德骥现今还非常关心宝钢的发展,除了担任宝钢特钢公司技术顾问外,

顾德骥虽然已经退休,但仍关注上海钢铁工业的调整与发展。他多次参与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规划及科技工作计划的评审与讨论,并担任专家组组长。他经常向宝钢领导提供咨询意见,对特钢和特种材料基地建设、薄带连铸、非高炉炼铁等前沿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此外,还参与上海有关科技发展的科研活动,包括非晶态合金材料、镍氢合金与动力电池的科研产业化等工作。

                                                 (张明) 

 

简 历

1930328     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47年~1951      在苏州东吴大学化工系本科学习并毕业,获学士学位

1951年~1952      在上海市对外贸易管理局出口科任技术员

1952年~1956      在华东工业部矿冶处技术室、华东矿冶工业局计划科

                     上海钢铁公司办公室任技术员

1956年~1960      在上海钢铁公司、上海冶金局中心试验室电炉任技术组长、技术员

1960年~1965      在上海钢铁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任负责人、副主任、工程师

1965年~1966      在上海钢铁研究所特殊钢研究室任副主任、工程师

1966年~1972      在上海钢铁研究所下放劳动

1972年—1979      任上海钢铁研究所第一研究室课题组长、副主任、主任

1979年~1981      任上海钢铁研究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82年~1992      任上海冶金局副局长、上海市金属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长

1993年—1994      任上海冶金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及高级顾问

1995               退休

主要论著

1、顾德骥.  耐热合金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2.

2、顾德骥.  真空熔炼.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3.

3、顾德骥.  自熔合金粉末喷焊文集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4、顾德骥.  超高强度钢文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5、顾德骥.  国外超高强度钢文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6、顾德骥,姚守堪. 浅论国内超高强度钢的发展.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1979.5.

7、顾德骥等.   高铬钢喷射还原脱磷工艺研究. 1980年瑞典国际喷射冶金学术研讨会议文集,瑞典吕勒欧市 《ScaninjeetⅡ》1980.

8、顾德骥等. 钢包喷粉改善电炉钢和转炉钢质量.1984年 上海

国际喷射冶金会议文集 1984.

9、顾德骥 .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Iron a↑nd Steel Eng”(美国杂志连载)1988-1989.

10、葛红林,顾德骥,王笑天.  时效钢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1985年国际低合金钢和合金钢年会文集. 1985.

11、袁伟民,顾德骥等  小型钢厂及其应用技术.1990年巴西第二届发展中国家钢铁技术研讨会文集. Metallurgic International”巴西里约热内卢市

12、顾德骥. 上海钢铁工业“七五”后期的技术进步.  上海金属.1988101):3-7

13、顾德骥.  快速凝固技术与非晶态材料. 上海金属.1989,111):1-10

14、吴强,顾德骥.  中碳非调质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上海金属. 1990,126):3-11 

15、顾德骥.      九十年代上海地方钢铁工业发展的思考.上海金属.

1991,131):3-7

16、华晓宁,顾德骥. 15CrMnMoV钢回火脆性研究.    上海金属.1996186):36-41

17、顾德骥.   绿色工程材料     上海金属.1996185):13-18

18、顾德骥.   关于上海取消二次化铁的思考.  上海金属.1998205):3-11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