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专家:谢逸农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发布时间:2015-04-10


分享到:0

 

     谢逸农,钢铁冶金工程专家,中国工程设计大师。首创对称式炉体技术,使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内首创30吨纯氧顶吹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为我国发展氧气转炉炼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负责宝钢300吨转炉炼钢厂的引进技术谈判和工程设计;负责国内第一座电炉短流程钢厂的设计,为我国建设短流程钢厂开创了先例;为上海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谢逸农生于19274月,湖南新化人。1950年从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08月在上钢三厂实习。19509月至19584月在上钢一厂平炉车间任炉长、值班工程师(主任)、车间生产副主任。他刻苦钻研平炉炼钢工艺,不断改进平炉结构和操作技术,使平炉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跃居全国领先地位,荣获1956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19595月调入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工作,至199512月退休,历任专业设计科副科长、副总工程师、副院长、总工程师、院技术顾问等职。

19601961年他负责上海钢铁研究所工程,将原来分散简陋的研究室和试验工厂集中迁建吴淞,改造成我国重要的精密合金试验生产基地和高温合金试验基地。

1963年他主持上钢一厂平炉车间技术改造设计,成功解决加料系统薄弱环节,首创了对称式炉体的新技术,使平炉炼钢的品种、质量、产量大幅度提高。

1965年他担任上钢一厂纯氧顶吹转炉技术改造工程总负责人,因地制宜将原有年产钢35万吨的58吨空气侧吹转炉成功改造为330吨纯氧顶吹转炉,年产钢72万吨。在国内首创纯氧顶吹转炉烟气净化煤气回收技术,首次采用转炉烟道汽化冷却、转炉半悬挂式倾动装置、电子秤自动配料等多项新技术。,使我国氧气顶吹转炉技术达到当时国际比较先进的水平,为我国氧气转炉炼钢生产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国内各钢厂改造和新建炼钢厂中被广泛采用。该项目荣获1977年冶金工业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嘉奖。

19701971年谢逸农负责上钢三厂第二转炉车间氧气顶吹转炉改造工程,使钢产量由40万吨提高到70万吨,被评为1975年由冶金工业部颁发的旧钢厂技术改造国家优秀设计奖。

1977年谢逸农在宝钢300吨转炉炼钢工程中,负责对外技术谈判,确定产品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采用新技术和主要设计指标。为使引进工艺设备先进可靠,组织专业人员广泛收集国外资料,做好充分的技术论证,为宝钢炼钢工程顺利建成投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该项目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炼钢技术,并为我国转炉炼钢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样板。

1980年在宝钢140钢管工程中谢逸农负责质量一贯制的炼钢技术谈判,确定钢水罐喷粉精炼而不是真空处理的冶炼工艺。

19871988年,在张家港钢厂与香港永新公司合资新建超高功率电炉—小方坯连铸—棒材连轧机组工程中,谢逸农负责前期工作和高阶段设计的技术谈判和工厂选址。该工程建成为我国发展短流程钢厂树立了样板。

谢逸农担任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后,负责该院重大工程设计和科研技术决策,亲自承担重大项目的设计前期工作。他主持上海冶金局及所属各厂发展规划工作,负责编制«上海冶金局中长期(“七五”~“九五”)发展规划»«上海冶金局“八五”发展规划»,提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板带比、调整企业布局、抓两头带中间的目标和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指导。

鉴于谢逸农对钢铁冶金技术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1977年被冶金工业部评为全国冶金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19829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第一批“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所主持的上钢一、三、五厂转炉炼钢工程设计均荣获国家优秀设计奖。

开发氧气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

上钢一厂第三转炉炼钢车间原为58吨涡鼓型空气侧吹转炉,年产钢35万吨。由于空气侧吹转炉在钢的品种质量、原材料和动力消耗、及环境保护上有重大缺陷。1964年上海市领导要求在充分利用原有厂房、设施的基础上,设计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将其改造为国内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车间,年产钢能力增加到72万吨。当时,全国只有首钢是参照新建的30吨氧气转炉在生产,采用燃烧法烟气除尘,用水冷烟道,无煤气回收,落后于日本氧气顶吹转炉技术。因此参照首钢设计就达不到改造要求。同时,首钢转炉车间属新建,而上钢一厂为老车间改造,限制条件太多。限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国外氧气顶吹转炉技术及工程设计资料很少。谢逸农作为该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带领全体工程组人员,深入细致地进行情报调查研究,确定采用纯氧顶吹、转炉烟气净化煤气回收、烟道汽化冷却等新工艺、新设备的目标。氧气炼钢是战后钢铁生产的三大革命之一。实现转炉烟气净化煤气回收的目标,就是在这基础上,不只是进行设计革命,而且首先需要炼钢工艺、操作技术革命。因此,谢逸农首先带领工程组设计了容量为3.5吨的转炉半工业试验装置。和上钢一厂的技术人员、工人一起进行生产和设备试验。几个月的试验确立了生产工艺、操作技术,同时获得工程设计的数据。经2年多,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开发出多项国内首次采用的新技术,终于1966年完成一期改造,顺利投产,1968年完成二期改造、建成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具有烟气净化煤气回收系统的氧气顶吹转炉车间。330吨氧气转炉,年产钢72万吨,在炼钢的品种质量、原材料和动力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获得重大技术进步。为我国新建和改造氧气转炉炼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使他本人在国内转炉炼钢界也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三转炉车间原有铸锭起重机能力只有30吨,按此起重机和老厂房条件,只能设计10吨氧气顶吹转炉。谢逸农认为,转炉容量小,炉座数量多,不能发挥氧气炼钢新技术的优势。为此,他组织工程组和设备协作单位,在保留使用原有厂房的前提下,成功设计出70吨非标准起重机,使转炉容量扩大到30吨,解决了扩大氧气转炉炉容量的难题,同时也为国内炼钢车间扩容改造提供了借鉴。

在三转炉改造工程中,谢逸农在国内首次成功地试验、开发氧气转炉烟气净化煤气回收技术。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吹炼时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和烟尘的转炉烟气,当时国际上通行的是燃烧法烟气净化排放,仅日本个别钢厂试验成功转炉烟气净化煤气回收技术,不仅能回收能源,提高除尘效率,还可降低投资、节省生产成本。这一新技术难度相当高,是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搞得不好有煤气爆炸、煤气中毒的危险,国外公开资料很少。谢逸农组织工程组在半工业试验的基础上,对转炉煤气量和成分变化曲线、转炉与烟气净化煤气回收系统的配合、炉口与活动烟罩的合理间隙、汽化冷却烟道系统、文氏管除尘系统、煤气安全入柜系统以及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等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对照日本的OG系统,谢逸农做了很多重要修改,经过半工业试验和反复研究,采用大烟罩和吹炼初期末期升罩操作,取消氮气吹扫,便于炼钢作业,取得成功,获得回收能源6.2千克标准煤/吨钢的可观经济效益。以后国内氧气转炉设计都沿用这一办法,日本也改用类似方法。

在三转炉改造工程设计中,还开发了转炉自然循环冷却烟道系统,取得回收蒸汽、节约用水及提高烟道使用寿命的效果;成功设计结构紧凑合理的半悬挂转炉倾动机构;设备轻巧、实现自控的电子秤量、密封上料加料系统,均为国内转炉首次使用,并为以后国内建设转炉所采用。

上钢一厂三转炉改造工程中所做的氧气转炉技术开创性工作,不仅使三转炉炼钢生产产量、质量、环保、经济效益发生根本性变化,达到了改造预期效果,更重要的是,为我国氧气转炉炼钢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谢逸农作为设计总负责人,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上钢三厂二转炉车间氧气转炉改造工程中,运用他的经验和智慧发挥了技术核心的重要作用。此改造项目花钱少、建设快、达产快,1975年被冶金工业部评为全国优秀设计。

建成我国首座300吨转炉厂

1977年谢逸农参加了宝钢的筹建准备工作。在宝钢300吨转炉炼钢工程中,负责对外技术谈判,确定产品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采用新技术和主要设计指标。为使引进工艺设备先进可靠,他组织专业人员收集国外资料,在炉型选择、倾动装置、氧气顶吹、烟气净化和煤气回收、铁水脱硫、钢水真空处理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技术论证。这些工作为宝钢炼钢工程顺利建成投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宝钢300吨转炉炼钢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炼钢技术,为我国转炉炼钢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样板。

产品方案是工程的基础,也是技术谈判的前提条件。谢逸农提出宝钢300吨大型转炉的产品应大批量、少品种为宜,结合我国国情,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高度专业化生产。为此,他主张不生产硅钢和高合金钢,而对于140毫米无缝钢管所需高牌号油井管钢,则坚持要列入,他对宝钢炼钢产品方案的这一主张,成为宝钢一、二期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新日铁为图方便,拟照搬君津二炼钢转炉图纸,谢逸农在分析了世界同类转炉的炉型后,提出增加炉体高度,有利于减少喷溅,对原料的适应性强。他据理力争,日方在B阶段修改了设计。谢逸农提出的修改方案是宝钢工程引进谈判中使日方接受我方修改日方设计的七大建议之一。

同样,新日铁为了方便和省钱,拟照搬君津二炼钢转炉水冷烟道图纸。由于谢逸农在上钢一厂三转炉改造时就已组织开发成功转炉汽化冷却烟道技术,也掌握了新日铁名古屋厂当时从法国引进了转炉汽化冷却技术,最后新日铁又不得不同意修改原设计。

在谢逸农的主持下,宝钢300吨转炉炼钢厂确定了混铁车顶喷法脱硫、转炉四点全悬挂传动装置、RH真空处理钢水、浅盘法炉渣处理等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全厂工艺流程、工艺布置、主要工艺参数等重大设计决定。在B阶段前,他又组织编写了20几篇专题论证材料。虽然因病未能参加B阶段以后的工作,但他在之前的工作中所做的正确重大技术决策,为确保宝钢炼钢工程的技术先进性,并顺利建成投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调整上海冶金产品结构作贡献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冶金工业各钢厂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毛病,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有相当差距。在上海市和冶金局部署下,谢逸农主持编制«上海冶金局中长期(“七五”~“九五”)发展规划»«上海冶金局“八五”发展规划»。对上海冶金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做了详尽分析,提出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提出2000年前的发展目标。规划主要内容是:1)对产品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对原有中小型钢材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调整产品结构的重点是扩大板带比,特别是扩大冷轧薄板和中厚板的比例。2)结合上海城市发展,适当调整企业布局和产品分工,使之向合理化、专业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为此规划提出了各企业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3)“抓两头”,即一抓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二抓炼钢原料的自给和精料;“带中间”,即使炼钢这一中间环节能为轧钢产品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提供各种优质坯料。

在规划的指导下,上钢一厂建设了完整的炼铁系统,为建成我国重要的不锈钢精品基地打下了基础;建成的冷轧薄板厂已成为宝钢镀锡板生产基地;上钢三厂成为宝钢中厚板分公司;上钢五厂继续发展特钢长型材,建设全国唯一的特殊合金板带生产线,以满足我国军工、航天的需要;原来分散在上海市区的轧钢厂都实现了随生产流程归并,从城市中心迁出,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为钢铁事业奋斗终身

谢逸农不囿于已取得的成就,总是前瞻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提前研究重要的课题。在宝钢还在建设之中尚未投产之时,他已开始组织研究消化宝钢炼钢厂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课题。在以后的工程设计中,结合工程要求,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专题配合攻关。在宝钢三期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他把重点放在提高钢的质量、扩大品种的二次精炼工艺和设备上,带领工程组的年轻设计人员广泛收集、分析国外有关情报资料,为确定采用带顶枪的RH作为二次精炼工艺路线、设备选型打下基础。

60多岁退休后还坚持阅读钢铁工业的文献,为钢铁事业出谋献策。在50多年的工程实践生涯中,他始终关注着世界钢铁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拉近祖国钢铁与世界钢铁的差距,是一位始终为祖国钢铁事业努力发展而奋发进取的设计师。他以杰出的钢铁工程技术成果和高尚品德,赢得了我国钢铁界的尊敬。

谢逸农是一位干实事,不说空话的实干家。他心胸豁达开朗,不争功诿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平易近人,为人谦逊,能虚心客观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总能与同行共同合作处事。他待人真诚,但又有原则;恪尽职守,从不盲目。不管压力多大多重,他都以原则为基础,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他为人师表,热心关爱年轻的设计人员培养和成长,努力帮助他们打好基础,扶持成长。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一生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以他严谨的一丝不苟的作风对青年人进行身教。

                                                 (朱孔林)

   

1927         49日生于湖南省新化县。

19421945   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

19451949   在中央大学化工系学习。

19491950   在南京大学化工系学习、毕业。

19501950   在上钢三厂实习。

19501958   在上钢一厂平炉车间任技术员、炉长、值班主任、车间生产副主任。

19581959   任上钢四厂筹建组炼钢筹建负责人。

19591959   任上钢一厂新建平炉工程设计负责人,任苏州、无锡、常州三个钢铁厂现场工作组负责人。

19591966   在上海冶金设计院任工程师、冶金二科副科长、在上钢一厂三转炉改造工程任总负责人。

19661977   负责9424厂高炉系统设计、上钢三厂氧气转炉设计,上钢一厂、五厂氧气转炉方案设计负责人。

19771978   宝钢炼钢连铸前期准备;炼钢、连铸A阶段技术谈判副主谈、主持B阶段准备工作。

19781980   任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9801991   任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911995   任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技术顾问。

19952002   因病退休。

2002        621日在上海逝世。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