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专家:殷国茂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发布时间:2015-08-05


分享到:0

 

     殷国茂,轧管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轧管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和研究工作,把成都无缝钢管厂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和技术中心。为鞍钢自动轧管机组提出并实施生产大直径无缝钢管新工艺及负公差控制轧制新技术;主持建成我国第一套周期轧管机组;推导出2 1 6毫米周期轧管机轧制力参数的数学方程式。为我国轧管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殷国茂,193212 9日出生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1 9 4 3年起在大连市沙河口公学堂(日伪办的小学)读小学,目睹侵略者的狰狞面目。1 9 4 8年,大连成立关东工专,这是一所专门为解放军培养军工人才的中专学校,殷国茂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后转为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预科。l 9 5 34月下旬,为了支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鞍钢“三大工程”(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的建设,殷国茂和同学们提前毕业。

鞍钢是中国钢管工业的摇篮。殷国茂初到这里,我国第一套由苏联援建的全新的1 4 0 毫米直径的自动轧管机组已经基本建成,正在进行设备的最后安装调试。他服从国家需要,投身到无缝钢管生产技术的紧张学习之中,成为一名从事无缝钢管生产工艺的技术人员。他白天在工厂看资料,听苏联专家授课,做有关投产前的准备工作,同时还要给工人讲课。1 9 5 31 02 7日,鞍钢无缝钢管厂成功试轧出了第一根无缝钢管,并于1 22 6日正式投产,从此揭开了中国无缝钢管生产的新纪元。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分别为鞍钢“三大工程”发来贺电、贺词和题词。殷国茂亲历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在生产准备开工投产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年1 2月,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 9 5 8年,殷国茂调到成都无缝钢管厂。近40年中他历任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厂长、厂长,把该厂建成了国内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在他担任总工程师、厂长期间,成都无缝钢管厂自1 9 7 8年至1 9 9 3年连续1 6年无缝钢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截至1 9 9 6年,该厂累计生产无缝钢管7 0 6万吨,总产量名列全国第一位,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 9 8 6年,他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 9 8 7年,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1 9 8 8年,他荣获全国首批优秀企业家称号;1 9 9 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l 9 9 6底,他从成都无缝钢管厂离任,时年6 4岁。殷国茂现任东北大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第四届、五届、六届、七届常务理事、理事、钢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钢管协会名誉理事长、《轧钢》杂志编委会顾问等职。

5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以他为主研制的“拔轮式连续翻钢机”1 9 8 3年获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颁发的国家发明三等奖;以他为主研制的“重载橡胶弹性安全联轴器”1 9 8 5年获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颁发的国家发明二等奖,同时获得我国及美国、日本、英国和西德专利。另外,他还拥有钢管运输机、直流电弧炼钢炉底阳极、无噪声钢管收集装置等多项专利。他主持研制成功的直流电弧炼钢炉、总排放废水循环利用等数十个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和新产品计划,并组织试轧成功了多种合金、不锈钢管及实现一批新钢种和新工艺,填补了我国冶金产品技术空白。

我国周期轧管工艺的创建者

成都无缝钢管厂是我国利用匈牙利的3套(1 3 3毫米顶管机组和2 1 6毫米、3 1 8毫米周期轧管机组)主轧管设备、辅助设备和检测装置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家专业化大型无缝钢管厂。而引进的两套周期轧管机组更是该厂长期以来热轧无缝钢管的主力机组,其中3 1 8毫米周期轧管机组在l 9 6 671日正式投产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直到l 9 7 7年才开始发展。通过殷国茂等人的努力,1 9 7 8年钢管生产迅速上升,产量超过11万吨,接近了国内设计产量(超过国外原设计产量的50%以上),连续20多年都保持了稳产、高产势头,并在1 9 9 3年钢管产量突破l 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由于品种贡献突出,2 0 0 6年攀成钢公司把该机组改造成为5 0 8周期轧管机组,目前仍是国内唯一正在生产的周期轧管机组。

    1 9 5 83月,殷国茂调到成都无缝钢管厂之后,就立即赴冶金工业部报到,担任组长,带领两位俄文翻译和两位技术人员,去匈牙利切佩尔钢铁公司学习培训。他一边学习匈文,一边参加成都无缝钢管厂的设备设计、制造工作,同时努力学习周期轧管机组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l 9 6 O1月回国后,殷国茂亲自指挥、指导设备安装调试,建成我国第一套周期轧管机组。该机组正式投产时,由殷国茂亲自操作轧制出了我国第一根大直径无缝钢管。每每论及此事,他都会动情地说:“国家的富强发展,一定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靠任何其它的力量,都会随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周期轧管工艺是l 8 9 1年由德国曼内斯曼兄弟发明,并于同年轧出了全世界第一根薄壁无缝钢管,其特点是可以直接用钢锭做坯料轧制无缝钢管。在殷国茂带领下,成都无缝钢管厂进一步发展了该工艺,运用周期轧管机组生产特厚、特薄、特难、特大、高合金及小批量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国内独具优势。2 1 6毫米、3 1 8毫米周期轧管机组已为我国军工、航天航海、核工业、核电站等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管材,从投产开始就成为了这些特殊部门、特殊工程使用特殊无缝钢管的重要生产基地。1 9 6 3年春,国家科委下文要求编制“在周期轧管机组上轧制合金不锈管1 0年科研开发计划”,殷国茂作为厂技术科长,带领技术人员广泛收集技术资料,制定了轧制大口径不锈钢管的方案。19 6 7年,成都无缝钢管厂采用1 C r 1 8 N i 9 Ti不锈钢空心管坯在延伸机上延伸后获得延伸坯,直接在周期轧管机上轧制,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支大直径不锈钢管。1 9 6 8年,该厂又成功轧制出了海军“0 9工程”用管——潜望镜用不锈管。

“我们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殷国茂正是这样做的。最初引进的周期轧管机主传动系统使用的是铜滑块连轴器,生产中传动系统受到很大的冲击力经常发生断轴断辊事故,严重影响了轧机作业率。在国外,通常在这种冲击力大的轧机上都安装具有削峰效果的“弹性连轴器”,而这种“弹性连轴器”当时不但国内没有,国外也只有少数几家工厂生产,且价格非常昂贵。殷国茂带领攻关小组对轧管机主传动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测试和强度验算,并对传动轴材质、系统结构和尺寸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经反复研究,成功试制出了重载橡胶弹性连轴器,投入生产后使轧制过程中的削峰率达到1 5%,异常断销率减少1 0%。这种重载橡胶弹性连轴器的弹性元件采用的是“橡胶”,而国外采用的是 “钢弹簧”,我们的重载橡胶弹性连轴器,不但削峰效果和使用寿命优于国外,且噪音也大大地减少,同时安装和更换弹性元件非常方便。殷国茂在整理、分析此次测试得到的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出了“2 1 6毫米周期轧管机力能参数的数学方程式”,并撰写了《2 1 6毫米周期轧管机轧制力和力矩的测定研究一文发表在《钢管技术》杂志上,比国外文献上的公式更准确,提高了周期轧管机能力的技术水平。

领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套短流程精密轧管机组

    2 O世纪80年代,我国冶金企业设备老化,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宏观需要,钢管设备和产品的品种与质量之间矛盾十分突出,钢管工业也进入了提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小型(直径不大于100毫米)无缝钢管机组面临着“如何通过改造,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扩大品种和提高竞争力”的问题。作为龙头企业的成都无缝钢管厂和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了有关无缝钢管技术改造的学术会议,如:1982年夏天,在重庆钢铁公司召开了小型无缝钢管厂进行技术改造的会议;1 9 8 3年,在成都无缝钢管厂召开了PSW三辊式行星轧管机组的专题讨论会等。

    同时,为了成都无缝钢管厂和包钢无缝钢管厂的技术改造和发展,1 9 8 44月,殷国茂率团赴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工业国进行考察。为成都无缝钢管厂133毫米顶管机组改造寻找投资少、能提高质量、扩大品种、增加效益的最佳方案,又于198511月率团赴美国、日本进行考察。考察回国后,他撰写了《西德钢管厂现行生产工艺评说》、《纵谈曼内斯曼钢管公司》、《英国钢铁企业参观记》、《美国无缝钢管生产考察纪实》等系列文章。

    经过技术考察和洽谈讨论,最后选定将133毫米顶管机组改造为以锥形辊穿孔机与精密轧管机(Accu Roll )作为关键设备的新型18 0毫米精密轧管机组。为了进一步减少投资,掌握技术,培养人才和提高国内设备制造水平,1 9 8 5年联合成立了以成都无缝钢管厂、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为中方,以美国现代公司为外方的中美合资企业——华美钢管工程有限公司,殷国茂兼任董事长。华美钢管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后,成都无缝钢管厂可承担锥形辊穿孔机、精密轧管机、1 2机架定径机与步进式冷床的联合设计、制造工作,其中仅有极少数关键件购买美国产品,其余设备全部由我国自己制造。华美钢管工程有限公司先后为烟台鲁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原烟台钢管厂)、上海钢管公司(原上海钢管厂)、齐齐哈尔浩盈钢铁有限公司(原齐齐哈尔钢厂)等单位制造了多台精密轧管机。现在锥形辊穿孔机和精密轧管机已成为我国无缝钢管生产的主力品种轧机。

1 9 8 99月至1 9 9 03月,殷国茂带领中国钢管设备设计团飞赴美国参加联合设计。在意大利皮昂蒂美国公司,中美双方的高级技术专家们经过多次的大争论之后,美方被迫同意修改合同中已经规定了的关键技术参数,即将穿孔机和轧管机的最大轧制扭矩分别从550千牛·米提高到7 00千牛·米、6 30千牛·米,由于扭矩的提高,使轧机的主传动系统重量增大了3 58%,主体部份重量增重了2 57%,把原设计仅能生产1 021 8 0毫米的机型提高到能够生产1 0 22 7 3毫米的大机型,并能轧制2 4 5毫米的不锈钢管。

l 9 9 05月,1 8 0毫米精密轧管机组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整个机组的设备工艺、安装和调试均按美国标准进行,世界上无缝钢管轧制方面的主要新技术均已纳入该生产线内。该机组于l 9 9 243日轧制出第一支直径159毫米、壁厚5毫米的结构管,轧出的钢管尺寸精度比当时我国标准高1倍以上,而该工程的吨管建设投资仅是全套设备都进口吨管建设投资的50%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新轧管机组的效益,1 9 9 44月,成都无缝钢管厂的9 0吨大电炉、炉后精炼和世界第一台弧型大直径(4 5 0/5 0 0毫米)圆管坯连铸机建成投产。殷国茂带领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大电炉冶炼的各种优质碳素钢、合金钢,经过精炼和连铸,可直接热送到l 8 0毫米精密轧管机组,管坯表面温度可达700左右,经过补充加热即可轧制钢管,可节约能源50%以上。并在生产中成功地实现了电炉炼钢→炉后精练→圆管坯连铸→热管坯输送(建设有从连铸机到轧管机加热炉的保温连接辊道和缓冲保温坑)→补充加热→轧制钢管的短流程生产,在批量生产的条件下节能效果显著,达到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该套设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套包括电炉炼钢→炉后精练→管坯连铸→钢管热轧→精整→检查和包装的无缝钢管短流程生产线。它的 “设计师”正是殷国茂。

领导生产“CSST”无缝钢管品牌

    1 9 7 8年,殷国茂被任命为成都无缝钢管厂总工程师。1 9 8 21 01 3目,他成为该厂厂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干了1 42个月,并于l 9 8 842日荣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称号。l 9 9 4l 01 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时对这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说:“成都无缝钢管厂百闻不如一见,技术改造取得很好的效益”,对成都无缝钢管厂给予了高度评价。正是在殷国茂的领导下,“CSST”无缝钢管品牌逐渐享誉国内外。

    “我们那时候是赶鸭子上架啊”,殷国茂语重心长地说。由于当时技术、管理人才奇缺,他一肩挑起了既搞技术又搞行政这两副重担。他抽出时间和花费大量精力从事自己的专业技术工作。在他出任厂长期间,成都无缝钢管厂是全国5 0 0家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3 0 0家企业之一,1 4年累计实现利税2 6亿多元,上缴利税18.6亿元,工厂的固定资产净值从32亿元增加到l 95亿元,是任职初期的6倍多。

    1 9 9 04月,成都无缝钢管厂成为我国冶金行业首家获得美国石油学会(API)会标使用权的企业;1 9 9 15月,进入国家一级企业行列;1 9 9 411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无缝钢管技术中心。1 9 9 61 2月殷国茂离任时,该厂已经成为我国轧管机组最多、类别最全,生产多品种、多规格的(特大、特厚、特薄、特难的)最大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和技术中心,并形成了以石油管为中心,以电站锅炉用管、液压支柱管、船舶用管、石化用管以及军工用管等高难专用品种为主导的产品框架结构,其中船舶用管获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认证。迄今为止,成都无缝钢管厂已生产出直径为47 2 0毫米,壁厚为0.180毫米的各类钢管3 3类品种,7 7 4 6个规格,l 9 1个钢号。其中有2 3类品种、近3 0 0 0个规格的产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各项质量特性全面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产品实物水平,拥有l 5个优质产品。“CSST”品牌无缝钢管曾被誉为“中国第一管",产品遍及全国,并出口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日本等5 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钢管界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呕心沥血谱宏篇——《中国钢管五十年》

    l 9 9 8年,我国无缝钢管界专家江永静、张之奇、成海涛等人提出了编辑出版《中国钢管五十年》的建议。1 9 9 91 0月,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召开年会时,决定编辑出版该书,并请殷国茂担任主编。2 0 0 07月,召开《中国钢管五十年》编辑出版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就殷国茂提出的编写框架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同年1 0月,召集第一批(无缝钢管篇)编写人员会议,讨论了该书的具体编写目的、内容和方法。2 O 046月,共54 32 0 0多万字的《中国钢管五十年》无缝钢管卷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历时数载,《中国钢管五十年》一书在殷国茂的主持下,在一大批无缝钢管界专家和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汇集了大量翔实、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全面总结了中国钢管品种、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发展情况。有总貌概览,有典型产品的工艺和设备配置。书中引用大量的典型工艺布置、图表和数据,凝聚着我国钢管界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从事这方面工作同志们的成果结晶。古稀之年的殷国茂对编写《中国钢管五十年》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殷国茂又已受托开始组织编写《中国钢管飞速发展的十年》一书。

    作为一名轧管工艺与设备专家,殷国茂亲历了中国钢管工业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他几十年如一日,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在企业从事着轧管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和研究工作。在刻苦钻研技术的过程中,他坚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为我国钢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殷国茂依然壮心不已,积极指导企业,努力培育后辈,继续为中国钢管事业尽心尽力奉献余晖。

                   (宋道坤)

 

 

 

 

1 9 3 212 9   生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

1 9 4 81 9 4 9    在关东工专学习。

1 9 4 91 9 5 3    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专业学习。

1 9 5 31 9 5 8    任鞍钢无缝钢管厂技术员、工程师、专责工程师。                                  

1 9 5 81 9 6 0     在匈牙利切佩尔钢铁公司学习。

1 9 6 O1 9 7 8     历任成都无缝钢管厂车间主任、  

                        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

l 9 7 81 9 8 2     任成都无缝钢管厂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1 9 8 21 9 9 6     任成都无缝钢管厂(公司)厂长

                        (经理)

1995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至今             任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 

 

主 要 论 著

 

1  殷国茂.216mm周期轧管机轧制力和力矩的测定研究。钢管技术,1975-1-1

2  殷国茂,陈伯勤.CSL2型重载橡胶弹性连轴器的研究。冶金设备,1994-2

3  殷国茂,阎蜀琴.顶推连轧新工艺的试验研究。钢管技术,1984-6-1

4  殷国茂,阎蜀琴.Φ177mmAccu-Roll轧管机组工艺及设备结构特点。钢管技术,1991-6-1

5  殷国茂,陈德洪,胡荣生.用于切断高强度石油套管的新型切断刀片。工具技术,1999-12

6 殷国茂,宋本仁,成海涛.中国钢管五十年。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