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专家:何本文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发布时间:2015-01-09


分享到:0

 
    何本文,焦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提出并领导设计了我国首座58型焦炉,主持了当时世界上炭化室最高的6.1米和8米大容积焦炉及下调焦炉的试验,为设计我国5.5米和6米大型焦炉提供依据。设计了冷压型焦连续生产的H75型直立炉,开发了单用块状褐煤生产城市煤气和铁合金焦的连续化直立炉等新工艺。为我国焦化事业和城市煤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本文,1923422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抗战时期,他和同学一起背井离乡,先后就读于两所小学和五所中学。1946年,何本文进入上海私立大同大学(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学习,19505月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祖国钢都鞍山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中。在鞍钢化工总厂工作两年,曾任化工总厂炼焦车间总值班技术员。

何本文被调到鞍钢公司设计室,后调冶金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现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的焦化厂和城市煤气厂的设计任务。他先后任院的生产技术组组长、炼焦专业组组长、煤焦室并热工站主任工程师、煤焦室主任、院高级技术顾问等职务。

1952年开始,何本文参加了鞍钢焦炉修复的设计工作。1953年开始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全套的焦炉设计工作。1956年,何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焦炉结构的基础上,与有关专家一道提出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焦炉新炉型-58型焦炉,该炉型于1959年底在北京焦化厂建成投产。

焦炉大型化是焦炉发展的方向。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都纷纷开发大型焦炉。为了寻求大型焦炉的的设计参数,1964年,何本文带领技术人员,在鞍钢对当时世界上炭化室最高的6.1米大容积焦炉进行了生产试验。在两年多的试验中,他始终坚持在试验一线,取得了上万个试验数据,解决了大容积焦炉高向加热和煤的膨胀压力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确定了大容积焦炉设计参数。设计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炭化室高5.5米的大容积焦炉,并于1970年在攀枝花钢铁公司焦化厂建成投产。该炉型被评为国家优秀设计。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何本文又组织设计了炭化室高6米的大容积焦炉,并于1987年在北京焦化厂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的炼焦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4年,为了寻求更高炭化室焦炉的有关设计参数,何本文又带领技术人员在鞍钢对当时世界上炭化室最高的8米大容积焦炉进行了生产试验并取得成功。以该试验研究成果为依据,何本文撰写的《大容积焦炉工艺设计探讨》一文,于1987年在西德埃森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焦化学术年会上进行了宣读,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为我国赢得了声誉。

为了推动城市煤气事业快速发展,同时拓宽炼焦煤源,何本文深入研究了国内外直立炉的特点,提出了用立式炉连续炼制冶金焦的设想,并于1972年在上海杨树浦煤气厂的伍德炉上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随后于1975年,他主持设计了H75型带蓄热室的立式炉,1977年在河南鹤壁建成投产,生产出的冷压型焦在100立方米的小高炉上使用获得成功。进而在80年代,何本文作为设计总负责人,主持开发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大型直立式炭化炉,并相继于大同煤气厂、烟台煤气厂和福州煤气厂建成投产。这种炉型具有可利用煤源广、投资低、吨煤产气率高等优点,为我国城市煤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到1989年,何本文先后去日本、印度、新西兰、西德和美国考察学习,并将学习到的国外先进技术应用到我国焦化技术进步中。退休后仍担任院高级技术顾问。

努力探索,开发与完善中国自己的焦炉

1956年,何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焦炉结构的基础上,和其他专家综合国外焦炉优点,提出了设计我国自己新焦炉的设想,并于1958年完成了炭化室高4.3米的我国第一代新型炉—58型焦炉的设计。该炉型为双联火道、焦炉煤气下喷、高炉煤气侧入的复热式焦炉,既适用于钢铁联合企业,也适用于建设城市煤气厂。1959年,首座58型焦炉在北京焦化厂建成投产。之后该炉型又经过多次设计改进,形成了58-I型、58-II型焦炉,并在我国的钢铁企业和城市煤气厂大量建设,从此我国陆续淘汰了国外的旧炉型。

70年代后期,为提高焦炉设计水平,何本文与有关人员对58型焦炉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的80型焦炉获冶金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并作为58型焦炉的换代炉型在全国大量建设。80型焦炉在热工指标、炉体结构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环保条件等方面都比58型焦炉提高了一大步。

58型焦炉和80型焦炉是我国60年代到80年代的主力炉型,为我国头几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呕心沥血,致力于中国焦炉的大型化与技术进步

进入80年代,何本文根据6.1米大容积焦炉试验取得的数据和攀钢5.5米大容积焦炉的生产经验,解决了大容积焦炉高向加热的关键问题,在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组织设计了炭化室高6米的JN60-82型焦炉,并于1987年在北京焦化厂建成投产。该炉型除了实现了大型化,还在出焦、除尘、焦炉机械、炉体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形成了我国新一代焦炉系列,使我国焦炉进入了大型化和现代化行列。JN60型焦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并出口到了日本、巴西、南非、土耳其等许多国家。

80年代初期,宝钢一期建设时,我国从日本全套引进了炭化室高6米的M型焦炉。宝钢二期建设时,也准备继续采用日本焦炉,何本文与其他同志提出采用国内技术,得到国家批准。为解决宝钢二期焦化工程国产化遇到的问题,何本文组织开展了焦炉下部调节的冷态模拟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之后在湘潭焦化厂建设了我国第一座高4.3米的下部调节焦炉,生产实践证明完全满足工艺要求。通过下部调节实现焦炉横向加热的调节方便的要求,为焦炉大型化又增加了一个较方便的调节手段。在此基础上,何本文组织人员为宝钢二期设计了全新的下部调节的炭化室高6米的JNX60型大容积焦炉,使6米大容积焦炉进一步得到了完善,还为国家节省外汇6700万美元,同时还带动了相关国产设备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4年,为了寻求更高炭化室焦炉的有关设计参数,何本文又带领技术人员在鞍钢开展了当时世界上炭化室最高的8米大容积焦炉生产试验并取得成功。试验取得的大量数据,为以后开发7米和8米焦炉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懈追求,开发立式炉,促进中小城市煤气化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根本没有人工燃气。18641865年英国资本家在上海建成第一个煤制气工厂之后,日本人也在东北地区成立了煤气公司。1934年,在中国上海建成拥有直立式干馏炉和增热水煤气炉的煤气厂,生产城市煤气。1949年为止,全国只有上海、大连、鞍山、抚顺、沈阳、丹东、长春、锦州、哈尔滨9个城市有煤气设备。19491957年间,主要是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煤气工业进行改造和扩建。1958年以后,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以焦炉煤气作为气源的城市燃气事业得到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大型焦化厂、长春、大连、锦州和丹东等地也兴建了小型焦炉来生产城市煤气。当时,中国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供应量很低,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是煤制气。

为了推进我国城市煤气事业的发展,拓宽炼焦煤源,何本文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国内外直立炉的特点和有关参数,他先后四次去上海杨树浦煤气厂考察伍德炉,并首先提出在直立炉上进行炼制冶金焦的试验。在征得厂方同意后,于1972年他带领3位技术人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工业性试验并取得一定进展。

1975年,河南鹤壁钢铁厂由于缺少冶金焦炭而濒于停产,原因是国内还没有成熟的工艺可以将鹤壁地区所产的瘦煤炼制成冶金焦。为此,何本文带领几位技术人员在鹤壁日夜奋战了三个多月,设计了一座全新的带蓄热室的H75型连续化直立炉。该炉投产后,以100%的冷压型焦代替了冶金焦,开创了用单种瘦煤生产冶金焦的新工艺。

1984年,何本文又在H75型直立炉的基础上,对排焦机等进行了改进,设计出JLHD型直立炉,这种炉型优于过去的伍德炉,在山西大同市煤气厂投产后,用大同弱粘结煤生产出铁合金焦。铁合金厂也因为用这种焦炭生产铁合金降低了电耗并提高了铁合金等级。同时该炉型还具有适用煤源广、吨煤产气量高、环保条件好等优点。

此后,何本文在吸收从国外引进的30年代考伯斯直立炉和伍德炉设计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出了全新的大型连续式直立炉,并在烟台、福州等城市煤气厂得到应用,为我国城市煤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退休后仍担任院高级技术顾问,1994年,72岁的何本文又为包头煤气厂首创开发了单用块状褐煤生产城市煤气和铁合金焦的连续化直立炉。

何本文一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他的成功和贡献,也得到了党和社会的肯定。何本文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冶金工业部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鞍山市劳动模范。曾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成果完成奖。曾任中国金属学会焦化学会理事和秘书长,全国城市煤气理事。1987年晋级冶金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9年获得国家授予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洪春) 

           

1923         422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

19461950 在上海私立大同大学(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学习。

19501952 在鞍钢化工总厂工作,历任技术员、总值班技术员。

19521993 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 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热工站主任工程师、煤焦科副科长、科长、院 高级技术顾问。

 

            

1何本文.大容积焦炉工艺设计探讨.第一届国际焦化学术年会宣读(西德埃森),1987.9.

2何本文.中国城市民用燃料发展方向及生产工艺选择.燃料与化工,1985,(3.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