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能源资源节约↑↑↑↑↑
↑↑科技进步发展报告↑↑↑↑↑
↑↑东北大学↑↑ ↑ ↑↑↑蔡九菊↑↑↑
↑↑
↑↑↑↑1、绪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能源的科学、合理和永续利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十五↑↑”↑↑期间,我国的钢产量以每年↑↑20%↑↑的增长率高速发展,能源、矿产和水等天然资源的消耗量因此而大幅度增加,愈加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业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瓶颈。从↑↑2000↑↑年起,我国钢铁工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发展和应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加强各种有助于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原则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源、水、矿产原料等宝贵资源,提高资源能源对发展我国钢铁工业的保障程度,缓解因过量消耗资源能源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为↑↑“↑↑十一↑↑”↑↑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在工艺、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报告将围绕能源、水资源节约及其有效利用等问题,详细介绍我国钢铁工业在↑↑“↑↑十五↑↑”↑↑期间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
↑↑2、“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与差距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在现有矿物能源储量有限和环境持续污染的形势下,充分考虑我国矿产以贫矿为主、能源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千方百计地节约能源和非能源,在钢产量连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绩。钢产量由↑↑2000↑↑年的↑↑15613↑↑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34900↑↑万吨,年增长率↑↑22.4%↑↑;能源消耗总量由↑↑15014↑↑万吨增加到↑↑25861↑↑万吨标准煤↑↑, ↑↑年增长率↑↑11.5%↑↑,仅是钢产量增长率的一半。↑↑“↑↑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把系统节能作为节能的指导方针,深挖企业节能潜力,在一下三方面取得了节能减排的双重效果:①降低各生产环节含铁原料、溶剂料、零部件和耐火材料等非能源物质的单耗及其载能量;②降低各生产环节燃料、电力、氧气、蒸汽和工业水等能源动力的单耗及其载能量;③回收生产过程中散失的各种余热、余能和废弃物等。↑↑↑
↑↑
↑↑↑点击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