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钢铁模拟及仿真国际会议在青岛成功召开

作者:国际部              发布时间:2017-08-16


分享到:0

 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第七届钢铁模拟及仿真国际会议”于201781618日在青岛银沙滩温德姆酒店成功召开,共有世界22个国家及地区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交流论文100余篇。钢铁模拟及仿真国际会议为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系列会议。第一届会议于2005年在捷克共和国布尔诺召开,以后依次在奥地利、德国、捷克及意大利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代表一致认为此次国际炼钢大会的学术质量和会议规模都超过了历届会议。

 

816日上午由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致大会开幕词,干院士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给世界范围的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变化,这就是新型信息技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其中建模和仿真能够为未来钢铁行业发展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

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及瑞典的三位国际钢铁模拟与仿真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院士作了题为“基于多元多相模型的大钢锭宏观偏析模拟的研究进展”的报告。他指出大钢锭模铸依然是部分先进制造业所需要的,然而,宏观偏析将严重恶化产品性能。因此,建立大钢锭宏观偏析模型将是了解宏观偏析形成和预防的有效途径。该模型基于多元多相模型,耦合了液相、固相和气相中质量、动量和能量宏观传输现象以及晶粒的微观形核和生长现象。同时在该模型中,固液界面浓度关系通过求解多元合金体系中凝固行为而得到。最后,通过该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相结合,预测和分析了实际生产过程中防止宏观偏析的多浇道浇注技术的有效性。需要指出的是,该模型仍在优化当中,但对于大钢锭模铸生产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瑞典皇家工学院Pär JÖNSSON教授作了题为“工业炼钢过程和反应器中冶金行为模拟”的报告。该报告主要关注于炼钢生产过程及反应器的建模。通过实例讨论了脱氢和脱硫建模、钢包去除夹杂物建模和转炉和AOD中脱碳建模等。展示了冶金反应器中的流体流动、湍流分布和化学反应等。此外,还通过与工厂数据及实验室研究的对比,验证了模型。最后,提出了关于冶金过程重点反应器和重点工序未来发展方向的几点想法。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余艾冰教授作了题为“颗粒离散模拟及其在高炉模型中的应用”的报告。他采用颗粒离散模拟与传统计算流体力学相耦合的方法研究了高炉中颗粒及颗粒-流体流动的行为。该模型对软熔带进行了特殊处理,考虑了颗粒的温度、与流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去除等因数。可以实现对高炉上部炉料分布、炉膛中固体流等预测。通过与热量和质量传输的耦合,建立了虚拟高炉模型并且与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该模型可以捕获高炉中复杂流动特性和热化学行为。不仅为了解高炉过程中颗粒行为提供了扎实基础,还可以用于过程设计与过程控制。

各位专家对近年来国际钢铁模拟及仿真领域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做了介绍和论述,同时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生产和应用方面的最新发展,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精彩的特邀报告吸引了国内外代表的浓厚兴趣,现场学术交流氛围非常热烈。

(中国金属学会 国际联络部)

专题导航
计划
通知
会议
支付
政策
企业
奖励
评价
认证
科普
图书
期刊
文集
党建
  • 友情链接